車禍防治不能等~推廣「交通醫生」藉以診斷並改善交通問題
陳站長關注「車禍防治」超過十多年,每天不論從新聞,還是親眼看到的車禍,仍然不斷在各地發生…..即使知道「如何有效改善車禍」,卻得不到政府關注,只能眼睜睜看著各地繼續在發生….
(陳站長與一些交通官員是FB臉友,大多經由 伯軒媽媽 引薦介紹,但僅止於臉友,曾經有些交流,但後來就不再互動…)
 
交通違規嚴重,讓車禍達到臨界點(「車禍臨界點」是指:車禍隨時隨地都會發生),導致每年車禍超過30萬件,造成相當30萬人輕重傷、二三千人死亡,一點也不令人意外~
 
凸顯「政府對違規改善仍有不足」,若只靠傳統政策、檢舉開罰….都無法有效改善當今違規與車禍發生。
 
問題一 #嚴重忽略民眾的交通素養
(人民對交通規則、設施與政策的一知半解,怎麼遵守交通規則?)
 
問題二 #無法有效導正違規行為
(只用「罰單」是不可能有效改善問題,而傳統道安講習也無法有效導正違規習慣與問題)
 
問題三 #缺乏安全駕駛and防禦駕駛能力
(安全駕駛與防禦駕駛,首重「注意與預防」,然後融入平常生活交通中)
 
問題四 #未能有效針對特定人n路段n設施等提出關鍵改革
(政府並未能專注於真正的問題,總是在「未注意車前狀況」等打轉,因此長久以來並未能有效改善「違規與車禍」數量)
 
問題五 #未能找出有效的行為改善模式
(違規是習慣,遵守也是習慣,如何改善並養成好習慣,是違規問題改善的核心重點,而非靠「罰單」,至少多年來,罰單並沒有降低違規與事故發生,顯然「違規處罰」並不能改善違規….)
 
問題六 #當今交通違規已達車禍臨界點
(也就是隨時在各地都會有意外發生,一點也不令人意外。)
(說明:「車禍臨界點」意思是過多的違規,導致車禍隨時隨地都會發生,這導致台灣每年車禍超過30萬件,造成數十萬人輕重傷、其中更造成二三千人死亡,然而當今政府遲遲無法提出有效對策,僅僅針對單一問題,卻看不到具體成效,因為遲未針對「交通素養」提升,「交通素養」是交通行為的基礎,一旦沒有素養,就沒有秩序與正確認知,也就沒辦法遵守,自然就沒有「安全」可言。)
 
問題七 #看不到也沒人提醒自己違規
(人們往往只看到別人違規,卻看不到自己也在違規)
任何人都無法忍受別人突然竄出、突然變換車道、突然逼近、突然剎車、闖紅燈還不讓我們,但我們卻不知道,自己平常也都有這樣的行為,因此,我們無法忍受別人違規差點害到我們,卻不知我們同樣也違規害到別人,只是「今天差一點」,卻沒人保證,永遠都不會有事,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更嚴謹看待「交通」不是可有可無、不是「差一點」沒關係,因為騎機車,差一點,恐怕就天人永隔了….)
 
問題八 #問題與規定多如牛毛不可能完全遵守
當今沒有人可以不違規,因此別再爭論「違規檢舉」,而是分級分類,並找出問題關鍵與改善對策。
因為規定與實際狀況有落差,所以要提出「最佳解決方案」(或至少讓問題能夠逐步提升,避免停滯不改),特別是攸關多數人的生命安全。例如:每天有很多人在美術館周邊騎自行車,然而該路段並未明確劃分「自行車專用道」(即使有劃分,卻沒有明確可識別之標示),因此大部分自行車是騎在人行道上,並且經常與行人衝突,所以類似缺失,是政府規劃,卻沒有考慮最後實際使用狀況,導致「規劃與實際落差」,最後變成「民與民之間的衝突」(騎自行車與行人衝突),這難道不是政府應該做,卻沒做好的案例,但沒做好就擺著許多年不改善(抑或是將該規劃修改或移除,避免做半套,反而變成陷阱…PS.關於自行車道,個人認為,在一般行人道,只要有足夠空間,即可讓自行車行駛,但關鍵在自行車必須禮讓行人,在行人多的地方應改用牽車等原則,另外就是確保行車路線的平整、引導線、並考量夜間使用安全等設施)
問題九 #違規處罰是「改善機制」之一,但必須評估整體改善效益
缺乏新的研究、缺乏整體評估、缺乏長時間對於特定問題研究與改善,就難以了解並實行更有效的解決方案,也就導致同樣的問題一直存在,卻似乎沒人發現與改善。(以高雄自行車專用道為例,可查詢官方地圖,以及Google早期街景圖比對,即可發現早期規劃與設置並未確實審核,更離譜的是後來都沒有再去檢視問題是否有改善,以高雄七賢路的自行車專用道缺失為例)
當政府自己都有缺失,叫民眾怎麼遵守(以高雄七賢路的自行車專用道,其中靠近愛河段有明顯缺失~該路段設置在人行道上,以「紅磚」作為自行車專用道的識別,然而,該段卻設置在行道樹中,其中有有消防栓,根本就不能騎,然而設置多年來,卻從未審核與改善過,這樣的設置,不但是陷阱,更會引發行人與自行車之間的衝突。

見Google街景:(高雄七賢路2009年尚未設置自行車專用道,從2011年顯示設置缺失至今2020年,不見改善)

https://goo.gl/maps/zjLwafjMpF7KXwMdA

 
結論:交通不是政府的,而是全民的~
因此如何讓交通問題能夠改善,必須有效規劃與管理,區別輕重緩急,讓有能力的人得以被重視,讓不足得以學習與改善。當人民有參與感,才能把問題當作自己的事來重視與看待~
 
文/陳站長 2020/04/06

2023/11/03更新